異例!行進軌跡罕見的颱風 1905年6月18日編號B029登陸
臺灣位處西太平洋,每年約有3~4個侵臺颱風,這些颱風,大多從太平洋生成,再朝西向臺灣襲來。也就是說,臺灣常見的是由東邊太平洋來的颱風,然而從臺灣西邊位處南海一帶生成的颱風較少,又加上臺灣西側為平原,無高山阻擋的迎風面,通常由西側登陸的颱風會為臺灣西南部帶來較大災害。1905年6月的臺灣,便出現此種少見、從西部登陸的颱風,這對剛統治臺灣10年,氣象觀測所累積資料仍偏少的日本而言,在官方記錄中寫下特殊的「異例」。
雙重特殊性 罕見6月襲臺+西邊登陸 1905年,日本統治臺灣的第10年,初夏的6月迎來該年第1個侵臺颱風──B029號颱風,造成南臺灣災情嚴重。當時臺灣最高統治機構──臺灣總督府,在事後的災害調查報告中特別指出,相較於過往8、9月才有風災、水災的可能,6月颱風侵臺的紀錄實屬罕見。從近30年(1991年~2020年)的統計數據來看,每年侵臺的颱風個數平均約為3.2個,在7月至10月間侵臺的颱風個數則高達2.9個,約佔全年侵臺颱風的91%。這個比例,也支持當時臺灣總督府的說法。 颱風是低氣壓,1905年6月15日,香港就觀測到氣壓下降,隨後由南海生成的B029號颱風,便一路朝臺灣襲來。自6月16日起,隨颱風而來的南海豐沛水氣,讓臺灣全島在午後就開始降雨,尤其迎風面的臺灣本島西南部,更是降下特別多的雨量。
除了侵臺的月份偏早,它的行徑時間甚短。自南海生成後,由西南向東北遞進,6月18日下午從臺南市區附近登陸,登陸後隨即在同日傍晚自花蓮港附近出海,登陸期間的移動速度達每小時18哩(約29.0公里),成為「穿心颱」;出海後,持續往東北行進,20日登陸日本九州地區。在半日之間登陸與離開,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將B029號颱風稱為——「異例」。
影響臺灣地區的颱風路徑被分為10類,B029號颱風屬於通過臺灣南部向東或東北進行者,即第9類,這類颱風大部分形成於南海。再從1911年至2020年的統計資料來看,第9類只占6.77%,僅次於第10種分類(其他類)的3.91%, B029號颱風的特異,顯而易見。
日本領臺第一個10年 強風豪雨破紀錄 前述的兩大特殊性——6月侵臺、西部登陸之外,以現今颱風分級來看,B029號颱風更是一個紮紮實實的中度颱風。在打狗(今高雄)記錄到最大風速達每秒48.9米(公尺) ,經校正則為每秒34.23公尺*,相當於現今的12級風,也是日本統治臺灣、澎湖第一個10年間,僅次於1898年9月30日澎湖39.5m/s的第二強風。當時報導指出,此為臺南測候所自1897年設立至1905年間未曾有過的暴風,而打狗更發生用來測量風速的風力計被強風毀壞、風杯被吹走的情況。 *依據花蓮測候所事務沿革1925年(大正14年)1月1日記載:……風力計係數×0.7……,因此在使用1897~1924年文史資料中的風速觀測資料均須乘上係數0.7。 又由於是第9類路徑的颱風,B029號颱風在臺灣本島的西南部地區除了產生特別強的風力,在迎風面首當其衝的臺南與打狗連日豪雨,在三天內降下275毫米的雨量,居全臺之冠。但在颱風來襲前,中南部已連續數日降雨,根據臺南、臺中測候所及曾文溪流域之達邦、大埔、玉井、南化等站的雨量觀測資料顯示,各站自6月4至6日間即開始降雨,除臺中測候所在6月15日沒有降雨以外,各站至18日之前,每天均有降雨。其中於6月11日,臺南測候所、大埔、玉井所測得的日雨量都超過100毫米,6月18日大埔的日雨量更高達341.3毫米,顯示颱風在抵達之前,島上正處於低壓環境,西部又面臨B029號颱風,為地形平坦的迎風面,才讓嘉義(今嘉義市區)、土庫(今雲林土庫)、生毛樹(今嘉義梅山)、竹頭崎(今嘉義中埔)、達邦社(今嘉義阿里山)、公田庄(今嘉義番路)、後大埔(今嘉義大埔)、臺南(今臺南市區)、鹽水港(今臺南鹽水)、前大埔(今臺南東山)、噍吧哖(今臺南玉井)、南庄(今臺南南化)、打狗(今高雄市區)、新威(今高雄六龜)、蕃薯藔(今高雄旗山)、深水(今高雄燕巢)、赤山(今屏東萬巒)等地連日大雨,致使1905年6月份整月的降雨量偏多,以臺南測候所為例,在該月份測得的總雨量累計543.6毫米,高於月平均雨量99.2毫米。
通信郵務鐵路中斷 珍貴影像保留災情景象 這次颱風的損失,可從官方資料、照片檔案與媒體報導得知當時颱風對南臺灣所造成的影響。 颱風的災損方面:在日本官方的統計資料中,B029號颱風造成14人死亡、3人重傷、19人輕傷,並有13人行蹤不明;全倒房舍3,600餘戶、半倒3,500餘戶,災情十分慘重。至於建築方面,私有建物之毀損折合現金約477,730圓;道路、橋梁乃至埤圳等水利設施之毀損,折合現金約60,670圓;政府機關暨學校等處之毀損約8,560圓,受災範圍以現今臺南、高雄、屏東等臺灣本島西南部一帶最為嚴重,農業損失也是如此。對照當時在臺北公學校擔任教諭(近似今日國民小學教師)的臺灣人月薪,連20圓都不到,顯見B029號颱風造成的損害金額極高,也是日治時期罕見在6月即造成嚴重災情的颱風。
風雨造成道路與橋樑,鐵道、電信通訊設施多有毀損,臺灣全島多處交通阻絕,導致郵便局(郵局)部分郵遞業務中斷,全島哀鴻遍野的災情,如大稻埕淹水造成船隻沉沒;艋舺、古亭庄旁的新店川,皆有6尺以上的淹水紀錄。首當其衝的南部,造成東港至鳳山間交通中斷、枋寮支廳檢問所遭沖走等,皆刊載在6月20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日文報導,詳情報導隨即於隔日翻譯成漢文刊載。 此外,該颱風來襲,正是日本統治臺灣第10年,許多重要建設正大興土木中,因此在上述同篇報導中,更提及一些建設仍遭颱風摧毀:濁水溪鐵道橋在6月18日因大水沖毀、交通一時受阻;另有臺南市一座興建中的市場西側崩損。僅閱讀這兩段文字難以想像B029號颱風的威力,透過當時留下的影像,讓後人得以一窺百年前無情的風災水禍。
照片是最能直接呈現災害的資料,分別從下列幾張照片回顧當時颱風對公共設施的毀壞狀況: 1. 濁水溪鐵道橋遭沖毀:在相片中看似廣袤汪洋的即為濁水溪,而在遠方河面上所矗立著的數截黑影,便是濁水溪鐵道橋被洪水沖毀後殘存的橋墩。
2. 臺南新築市場地基遭襲毀:畫面中央處即是建築中被吹倒的市場地基,現場正在進行倒毀部分的移除作業。原本快完工的市場因風雨導致崩倒,雖然市場建築工程因颱風而延宕,但很快地,也在同年(1905年)9月3日舉行落成典禮。這座新成立的新式市場,便是日後人稱「大菜市」的臺南西市場。
3. 高雄火車出軌:6月21日的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持續報導災情,前夜的暴風雨造成臺南下行的火車在半屏山附近翻車,有2人受傷。此紀錄正好也有相片佐證。下方的相片出自因B029號颱風受災的相冊,相片背面記載這是左營與楠梓之間火車翻覆事故的景象,與報導中的地點相符。從畫面中火車的翻覆情形看來,可想像事發當時的強勁風力。
適逢大潮海水倒灌!安平港區陸上行舟? 1905年6月18日,這天適逢農曆5月16日,出現大潮*。此外,從當天的天氣圖可以看出,18日下午1時的臺南氣壓742.7毫米汞柱(即990.2百帕),比前24小時氣壓下降9.4毫米汞柱(即12.5百帕),代表海水面約可上升12.5公分;而18日臺南最低氣壓發生在16時30分的728毫米汞柱(即970.6百帕),表示海水面更可能上升30餘公分。加上颱風帶來吹往陸地的強勁風勢,颱風的中心低氣壓會使海水面微微上升,沿岸容易出現「颱風暴潮」,造成安平港一度發生海水倒灌。相片中即是小型船筏從港區被大浪打上岸,彷彿於安平支廳廳舍(即東興洋行)旁陸上行舟的珍貴畫面。 *大潮:每月農曆15日前後,太陽、地球、月球幾近成一直線,此時,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產生相互加成作用,導致潮差加大,使得滿潮水位更高、乾潮水為更低,這其中的潮差,即是大潮。
災情驚動天皇 發放3000圓救災金 由於此號颱風導致的災情重大,遠在日本內地的天皇與皇后聞訊,便於1905年8月捐助3000圓作為救恤金,各廳(地方行政區劃)依照該廳死傷、失蹤人數與建物受損程度分配御賜的救恤金,並由廳長代表領取,廳長除於公文中表達對天皇夫婦的謝意,同時簡要報告該廳的災情概況。
天皇與皇后捐助救恤金在日本近代史上並非罕見,御賜救恤金與天然災害造成的莫大損失相比,能發揮的救護效用不大,但具有高度政治象徵以及宣示意義,不難看出日本想要展現皇恩浩蕩的意圖。
小結 B029號颱風是由西部登陸的颱風,從海面挾帶大量水氣長驅直入,除了風害外更造成南臺灣沿海淹水、河流暴漲沖毀橋樑等等民生災難。時至今日,每年夏天都有數個颱風先後登陸臺灣,居住在南臺灣的民眾,除了強風,更需憂心颱風離臺後所引進的西南氣流。因為來自海洋的濕暖氣流,遇地形抬升至一定高度後,凝結成雨,在迎風面的南部地區降下豪雨,彷彿另一個颱風登陸般,造成更甚的嚴重損失,如同本文所提的B029號颱風的致災因素。雖然直接從西部登陸的颱風,在統計上出現的機率偏低,但臺灣西部地區常因颱風所引發的「西南氣流」造成嚴重災害,是颱風之外,南臺灣不可不慎,必須謹記的另一個課題。
撰稿:蘇淋齊/審閱:詹翹、陳秀琍/編輯:童鈺華
參考資料: 1. 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編,1907年,《臺灣氣象報文 第四》,臺北: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。 2.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,2014年,《颱風百問》,2021年再版,臺北:交通部中央氣象局。 3. 王慧瑜,2010年,《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》,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。 4. 臺灣總督府,1905年,〈三十八年六月暴風雨罹災者御救恤御下賜金各廳ヘ配付ノ件〉,《明治三十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三十六卷地方》,收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.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》。 5.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「宮内公文書館」 6. 漢珍知識網日日新報資料庫 7.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|
瀏覽人數:764